110-120(4/40)
经溅上的血液;她看到一座新盖商楼拔地而起,脑海中浮现的是这里曾有位老年妇人,每日她经过时,都笑眯眯和她打招呼;她看到晨市摊贩充满生机的吆喝声,脑海中却是无数人杂乱的奔跑声、呼救声,再是倒在血泊中、无力抬起的手腕。玉龙神色恍惚。
玉龙喃声:“不只是十九年前……不只。”
在春君朝她望来时,玉龙已经重新转了头。春君追随着玉龙,听到玉龙无悲无喜的声音:“从去年到现在,你足迹踏上南周,又跟随我来到凤翔。一路走来,你看到的已足够多,你觉得,如今天下,南北两周,是如何的天下呢?”
春君:“皇帝昏聩自私,朝臣争权夺利。兴亡皆在君臣一念之间,都和天下百姓没什么关系。”
襄州的百姓,金州的百姓,凤翔的百姓……从南到北,本质上,并没什么区别。
但是……春君又道:“襄州的高太守,金州的宋太守,以及蜀地林家的照夜小将军,都尽力保全了自己麾下的军民。高太守和宋太守德行有亏,但对治下百姓,却是无话可贬的。”
玉龙:“那林夜呢?”
春君平铺直叙:“若非北周人士,属下也十分敬佩照夜将军。若非他百般周旋,金州和川蜀,没有今日的太平。若昔日杨增将军实力再弱一些,让照夜将军打穿了凤翔,今日的凤翔,也许会好很多。”
春君顿一顿:“南周的光义帝不思北伐,偏居一隅,不理会除了建业以外的天下州郡。而这正给了各地官吏大展身手的机会。”
玉龙:“说来说去,你觉得如今的金州,比如今的凤翔强。”
春君沉默。
玉龙了解他。
春君虽不是她的徒儿,却也是从小跟在她身边长大的孩子。比起雪荔的常日孤寂,宋挽风的心机深重,春君的沉默寡言,多么的正常。
玉龙道:“你觉得我错了吗?”
春君:“属下无权审判楼主。‘秦月夜’是楼主所建,一生一死,皆凭楼主,属下绝无异议。”
玉龙眼皮垂落,阴翳覆于眼下。她的眼睛像雾,渺渺茫茫,即使站在她面前,也不知她在想些什么。
玉龙缓缓说:“和亲团已经到凤翔,凤翔消息却断了许久,在你我离开前,洛阳那方,并不知道林夜和雪荔已单独行动。消息传递不及时,说明凤翔有人已经背叛我们……你去杀掉那背叛者吧。”
春君应是。
春君又问:“那楼主去哪里?”
玉龙抬眸。
日光落在她眼中,她不适地眯了眯眼,躲开那一重日光。她在黑暗中已经呆了太久,她已经不习惯光明,也早已不想要什么光明。
如今她想的——
玉龙轻声:“我去见一见,当年事后的幸存者。”——
背叛者,是刘明回。
幸存者,是杜春娘。
玉龙此次来凤翔,既为雪荔而来,也为当年的幸存与背叛而来。
她要了结一切因果。
第112章 第 112 章 龙姑娘,你回来了……
夜深人静, 和亲团的府邸中一派寂静。
阿曾关在自己的房舍中,彻夜未眠;被审讯的刘明回奄奄一息地倒在地牢稻草上,昏昏沉沉地说些胡话, 时而痛骂,时而求饶,时而嘿嘿笑着“这都是报应”。
李微言和窦燕在书房中点着灯烛, 同样彻夜未眠,翻看着一部部卷宗。
这些卷宗,是窦燕从凤翔官署那里,根据刘明回的话, 偷出来的。
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