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九天小说网

九天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藏国 >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出兵南方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出兵南方(2/3)

但很多官员和读书人也担心,这样减免,朝廷怎么维持?



    很快答案就出来了,盐价暴涨。



    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盐价涨为每斗五百文,这可比从前涨了五十倍,以前天宝年间斗盐不过十文。



    而且斗盐五百文还是粗盐价格,粗盐就是直接将海水或者卤水结晶后出售,颗粒大,颜色暗,味道苦。



    朝廷还同时推出了细盐,细盐就是用淡水稀释后再结晶,再研磨成粉,颜色雪白,咸味重得多,苦味也没有了,但细盐价格是每斤八十文,就相当于每斗一贯钱了,价格是粗盐的两倍。



    虽然盐价暴涨,让习惯大手大脚用盐的普通人家一下子接受不了,但如果细细算账,只要不做腌菜,一家人一个月其实也用不了多少盐。



    很多家庭主妇甚至发现,细盐虽然比粗盐价格贵两倍,但实际上更节省,粗盐一个月至少要用五六斤,而细盐一个月一斤就够了。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粗盐销量开始暴跌,而细盐销量大涨,一年后,粗盐就从市场上消失了。



    对盐的价格暴涨,天下各地百姓从最初开始的怨声载道,几个月后抱怨声也渐渐销声匿迹,一方面抱怨没用,另一方面大家享受到了田税和户税的大降甚至减免,也便理解朝廷的难处,但更重要是,每个月买盐其实也花不了多少,人口少,一斤细盐就够了,人口多,最多两斤,也不过一百六十文钱。



    其实算下来,一个月如果吃两斤细盐,一年也要花两贯钱,但老百姓不会这样算账,一个月一百多文钱无所谓,但一年要集中收取两贯钱就会要他们的命。



    从盐价开始暴涨后,关中出产的一种优质蔬菜,牛肚菘,开始在天下各地畅销,紧接着朝廷便强制向北方各地官府推广种植。



    天子李邺重新给牛肚菘换了一个新名字,大白菜。



    推广大白菜也是配合盐税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前家家户户都要腌菜,大量耗用盐,那时斗盐十文,大家也不心疼,现在细盐每斤八十文,蔬菜就腌不起了,没有腌菜,冬天吃什么?



    所以大白菜就出来了,大白菜产量大,冬天也一样生长,简直就是北方地区的救命菜,家家户户的菜地里都开始种大白菜了,当然还有萝卜。



    所以萝卜白菜这句话怎么来的?北方家家户户在冬天时都靠吃萝卜白菜过日子。



    嶲州事件引发了糖价上涨,此时糖还不属于朝廷的专卖,虽然常平仓很快投入平价糖抑制住了糖价上涨,但南诏问题却因为糖价事件出现在公众眼中。



    一时间,整个朝野市井都在谈论南诏,二月初,天子李邺做出决定,他将派出五万精锐之军出征南诏,由陇右都督李晟率领,以剑南都督曲环为副将,率五万关陇军赶赴巴蜀备战。



    李晟改任征南副元帅,陇右都督则由河州都督浑碱兼任。



    御书房内,李晟指着沙盘道:“进入巴蜀后,卑职会率五万大军进驻嘉州龙游县集训,军器监向卑职承诺,二月底之前所有训练雷全部到位,最迟三月中旬,将拿出一万人的火器装备。”



    训练雷就是没有装炸药的箭雷、手抛雷和震天雷,都是用陶瓷制作,装上火绳,实际上就是训练士兵对火绳的掌控。



    唐军所有火器的火绳上都有两个刻度,一条是绿色线,表示准备抛射,一条是红色线,燃到这里就要立刻射出,这样就保证火雷在落地时或者落地前爆炸。



    这是成为火器兵的基础,必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回首1976:燃烧青春40年 我不想当巨星 四合院:开局十倍人类极限体质 伪病娇的戏精守护者 重生后我娶了温润小公子 从海贼开始做最自由的人 吐槽系统:王妃,您不能爱他 被卖八年后,假千金靠玄学名满天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