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9/42)
租金肯定也贵,他们这条巷子没那条巷子位置好,租金都在十几两左右,就只有程烨然租的这个院子便宜,才几两银子,但是修缮院子也不便宜,远远比租金要贵了。“没关系,这边已经转租出去了。”程烨然租院子时一共签了三年的契书,这三年他们怎么用都可以,若是现在退租,还得给一些赔偿。
这个赔偿是程烨然之前特意写在契书里的,双方中有一方违约,就会赔偿一笔钱。
这原本是怕房东反悔,可是现在却束缚到了他们退租,沈云棠心疼坏了,想着要不然这边单做仓库,可是新家还有个地窖呢,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的地方。
程烨然说房子既然都装修好了,不如转租出去,他们八两银子一年租的,转租成了十五两银子一年,每年都赚了七两银子,之前装修也就花了五两银子,买的家具也可以带走,算起来不仅不亏本,还赚了。
一旁的赵二姨听了他们的谈话,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他们竟然租了那个院子?这边的院子还转租出去了,他们的脑袋瓜咋就那么奸呢?想出这么多的赚钱法子。
赵二姨家的院子不是租的,是买来的,但是屋子小,一共五十两银子,住了他们夫妻俩、三个孩子、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七口人,挤得要命。
她想过要换个大房子,却一直换不起,而程烨然家竟然租了个那么大的院子,之前她也听说过那个醋坊一年要三十两银子,两年的租金都够买套跟他家一样的房子了。
程烨然这是发财了?怎么可能租的起那么大的院子?做香肠和香皂,就这么赚钱?
她不相信,还派自家的孙子跟着驴车跑过去瞧瞧,他们家到底搬到哪里去。
他家小孙子七八岁的年纪,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跟着那辆车后面跑,还觉得挺有意思。
赵二姨在家等着,看到小孙子跑回来,赶紧一把将孩子拉回屋,也不让满头大汗的小朋友喘口气,着急问他,“他们搬到哪里去了?”
小孙子说:“卖醋的那家。”
赵二姨又问:“真的?你没看错?”
小孙子差点被她这凶巴巴的样子给吓哭了:“没看错,他们赶着驴车进去了,把箱子都卸到了院子里,然后又回来了。”
赵二姨不信,出门去看,果然看到程家在搬第二回箱子了。
上一次运的是生活用品,这一次般的是桌椅板凳,没过一会又搬了第三趟,这趟是搬梳妆台还有床。
赵二姨在他们搬最后一趟的时候悄悄跟了上去,果然看到他们租了那个大院子。
她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自己一家七口人住在那么小的院子里,凭什么他们家才搬到县城里三个月,就换到了这样大的院子,虽然是租的,但是租房没有买房划算,这院子买下来估计要二百两左右,租出去六七年就回本了,之后再租就能赚更多钱。
虽然六七年才回本看似很久,租房子不像是干活,要费力气,累心累身才能赚到钱,可是租房子就只要在家躺着,钱也能到他手里。
赵二姨酸的牙痒痒,程烨然这小子怎么跟他娘一样幸运,他娘嫁了个富户人家,他现在爹娘都死了,娶了个夫郎,靠着夫郎做生意,竟然也能住的这样大的院子。
她回家之后看到自己的儿子儿媳还有男人,越看越觉得这一大家子没出息。
“人家程烨然都能有出息,你们差在哪了?改天你们也出去做生意去。”赵二姨看了看大儿子和二儿子。
小儿子和她男人一起在大户人家做事,大儿子二儿子一个在酒楼给厨师当徒弟,另一个给巷子里杀猪的当徒弟。
他们俩当徒弟还未出师,前几年是不给钱,白干,现在能给点钱了,虽然赚的不多,但是再过几年有能力独当一面了,这门手艺能让他们一辈子不愁吃穿。
可是赵二姨现在不满足了,“你们俩就知道闷头吃饭,快想想做点什么生意,要不咱家也开家面馆。”
做香皂和做香肠他们没手艺,但是做面条,赵二姨还是有自信的,不就是手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