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九天小说网

九天小说网 > 科幻穿越 > 靖明 > 第441章 皇帝的同党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41章 皇帝的同党(1/3)

第441章 皇帝的同党</br>皇帝的思想工作还在做,大察正如火如荼。</br>对大明商人来说,已经过了七八年好日子。</br>从嘉靖十二年万寿圣节陛下召见天下商行代表之后,对商人就一直是利好。</br>更大的边贸规模,更高的商人地位,更兴盛的国内市场。</br>但谁知,这次官员大察,竟会牵连到商人?</br>风暴最先刮向山西,晋商们如坐针毡。</br>“莫不是朝廷想赖了那十年期的国债?”</br>王崇古的伯父王现如是说。</br>他现在最显得焦急,对着自己的弟弟和侄子摊着手:“虽然只有都察院能访查三品以上,可如今,已经有不少四五品被传到都察司和提刑司过了!学甫,徐参政到底怎么说的?”</br>“徐参政……”王崇古现在也眉头紧锁,“恐怕满朝上下,谁也没料到陛下竟要因此事大察百官,尤其是工商事。蒲津桥,毕竟没有酿成大祸。”</br>“……悔不当初!悔不当初!”王现拍着腿,坐下去又站起来,“若仍旧只是做着盐、粮、羊马买卖,没去沾铁,岂会牵连到这大祸里?”</br>说罢看了一眼王崇古父子:把这桩好生意让予自己这一支去做,他们父子俩是不是早就想着可能有隐忧?</br>王现可没有一个像王崇古这么聪明的儿子。</br>从第一次御驾北征、唐顺之负责发卖特别国债开始,晋商是大明第一批尝到甜头的商人。</br>后来边贸、海贸的许可,乃至于河套、宣宁边区设立后依托大同兴起的怀来、蒲州两大工厂园,都让晋商吃足了甜头。</br>其中更有一样,就是在蒲州这里为重修蒲津桥而设的大小铁厂。</br>既有宝金局的厂,更有得到许可的民间小铁厂。</br>王家自然有这个许可,但却放在大房王现这边。而王崇古的父亲王瑶这一支,仍旧只做着昔年间的老生意。</br>得铁厂之便,得大明已经允铁锅等外卖的政策,另外又拥有边贸海贸许可,王现这些年赚得盆满钵满。</br>现在祸事来了。</br>王现又在王崇古面前站定:“学甫!你还是要去蒲州一趟!万一有人访查到我这里来,我说是不说?该怎么说?徐参政那边……”</br>“伯父!”王崇古见他没继续说下去,开了口安抚,“蒲津桥之事并没有大祸,足见徐参政督造甚严。如今博研院到了蒲州重新勘验,徐参政公务繁忙。若事情危急,他老人家岂会不遣人回太原先叮嘱一二?此时,宜静不宜动!徐参政乃严国老门生,朝廷行新钱,立信为上,又岂会借此生事赖掉什么国债?”</br>“可……”</br>“大哥。”王瑶也开了口,“你那铁厂,只要供的铁没问题,怕什么?”</br>“铁自然是不敢怠慢的!”王现满口说道,“供蒲津桥所需的铁,又不能用来造办卖出去的铁器,本就是分炉冶炼。可这回出事的是桥墩铁舟,这舟船包铁,有一些是四妹那边张家做的,铁也是从我们王家拿的……”</br>王崇古的心头蒙着一层阴影,沉默不语。</br>徐阶在御书房呆过,早就知道博研院研究过多种多样的新东西。那种能跨大江大河的桥梁,就是一类研究方向。而天下黄河第一桥,既然唐时就能在此兴建,在它的基础上再改进一下,也就是可以具体研究的明确项目。</br>只是耗资不算少,一直不曾真正实行。</br>直到徐阶到了山西,京广直道的修建也快接近尾声了,大明的铁产量已经有了大量富余的隐忧,徐阶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末世:我丧尸王,为所欲为怎么了 废土拾荒日常 满级囤货后,全末世美男求包养 末世:开局五种超能力,我无敌了 黑雾末世:无限物资从囤积女神开始 乱纪元混沌之局 人在废土,开局一只机械天使 末世之我能召唤钢铁洪流 永生之法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