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 太穷了,要啥没啥啊。(1/2)
桑萝领着两小只转了两个山头,才终于找到了今天的目标双翅六道木。这东西还有个名字,叫“神仙树”,又叫观音柴。
出来之前,沈安还
她病饿交加,吃了些东西稍有恢复,但其实一时也还不敢太过劳累,为了可能的节省体力,凡事需要先有计划才行。
搜刮了原身记忆,仿佛是有这东西的,只是
好
桑萝挺高兴,她是采不动了,只能支使两小只,教他们挑那些叶片颜色翠绿、相对肥厚的枝子折回去。
沈安和沈宁却傻眼了。
他们现
沈宁性子软糯,跟桑萝也亲近些,心里疑惑了,直接就问出了口“大嫂,这叶子能吃”
一句话问出了沈安的心声。
“当然能吃,不止能吃,咱或许还能用这个换点粮食回来。”
桑萝要做的这东西,老一辈不少人知道,叫神仙豆腐,而她自己,如果不是
神仙豆腐做出来的形态和仙草就极像,只是用的材料不同,色泽和口感也有些差异。
当然,沈安和沈宁是不知道的,两人听说能拿这个换粮食,更不信了,谁那么缺心眼啊,拿金贵的粮食换这山上的树叶子
桑萝并不多解释,原身记忆里这个朝代豆腐是有的,但制作的法子握
大多数老百姓恐怕连听也没听过。
桑萝不得不感慨,哪怕时空不同,阶级特权这种东西也是一样存
就好像这大乾朝明明人口并不算多,至少跟后边咱们大种花国是比都没法比的,大乾朝百户为一里,五百户为一乡,一个十里村总计不过二十多户人家,几个村才能凑出一个里来。
原身记忆里的家乡人口密度也不高,整个朝代的人口又能多得到哪里去。
连年争战、天灾、疾病、役力,哪一样不消耗人口。
但十里村大部分的土地,却并不
田地如此,如书藉、技术等各种传承也是一样,都被上层阶级把控。
所以她要做的这个东西,
沈安和沈宁虽然疑惑,但折点灌木枝条也不费劲,兄妹俩一起上,不一会儿连枝带叶折了两大捆。
回到家里,把树叶摘下来洗净,那些枝子也没扔,放到屋外晒干,这观音柴晒干了烧成灰是做神仙豆腐首选配料。
不过这会儿没有晒干的观音柴,其它草木灰也是行的,也不用找,就自家那个简易灶里就有现成的,早上煮粥时烧的就是存着的油菜杆,烧出来的灰也适合用来做观音豆腐。
桑萝
沈安和沈宁只是看着,已经不
他们大嫂先是摘树叶说是能吃,现
沈安觉得自己这样就挺离谱。
不过他总觉得自家大嫂今天不大对劲。
沈安也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观察许久,只能归结于昨两天那一场病,尤其昨天,昏迷不醒那么长时间。
事实上,如果不是桑萝前面捉鱼好像挺有想法的,沈安甚至怀疑他大嫂是不是昨天病得晕过去后伤了脑子。
当然,这话只是
草木灰水静置备用,该处理“神仙叶”,问题又来了,没纱布
桑萝真是,饶是上辈子养病的日子磨练出来的涵养,这会儿也实
真是要啥没啥啊。
她想了半天,把原身包袱里唯一一张勉强能做替代品的手帕洗净后给用瓦罐煮了做消毒处理,权作过滤纱布来用。
一边消毒过滤用的纱布,一边支使着沈安和沈宁去把那些树叶摘下洗净,之后小兄妹俩就全程围观了桑萝是怎么把那一堆树叶先用开水烫熟,然后从树叶变成碎渣,又从树叶碎渣被过滤成两碗汤色碧绿的树叶汁的。
没错,两碗,除了放草木灰水的那只碗,另两个碗里沈安省的那点粥和另一只碗里陈老太太搁的麦芽糖,前者让桑萝递给两小只,叫他们分着吃了,后者早
穷啊,就那么一个瓦罐三个碗
沈安和沈宁分吃那好容易省下的一点白米粥时还满脸的心疼,谁家这么祸祸粮食啊,这年头大家一天就吃两顿,看看他们家,今天半夜喝一顿糖盐水,天刚亮喝一顿稠稠的白米粥,这半上午又喝一顿,没这么祸祸粮食的呀。
虽然这一顿的量少得可怜,但小兄妹俩这几个月一直就吃得这么可怜巴巴的,完全没觉得不对。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