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4 不解风情(2/2)
已经整编完毕,共分了五个田营、三个土木营还有两个匠人营。这只是一个框架,还并没有达到沈哲子准分工的设想,只有等到所有庄园产业清点完毕,才能进一步的调度整合。武康山溪旁,正有一群匠人营工匠
相对于冲叶水碓,滚筒不过是
此时水磨内加工的并非稻米,而是黄豆。大豆是种好作物,植株可以肥田养地作饲料,果实又能派上多种用途,时下人多用来调制盐豉酱料之类,或蒸煮取食,未免有些暴殄天物。
今次沈家新入粮食中,大豆等菽类杂粮占了不
时下倒是已经有了豆腐,只是豆气浓烈,颇多渣滓,只能算粗鄙食材。沈哲子并不会制豆腐,但可以试,逐条工艺改进,眼下并无成品的石膏取用,所以沈哲子研制的是卤水所点的北方豆腐。昨天已经做出一锅成品,只是色泽不算好,还有种卤水的苦涩味道。
沈哲子蹲
负责研制豆腐的女工们对于沈哲子时常过来观看倒也见怪不怪,只是对答起来仍不免有些拘谨。沈哲子认真倾听她们的讲述,顺便提一点工艺改进的建议。
最重要的还是拿过一名女工记录的工序过程,这个年代女人识字会写的并不多,但也并不
接过女工递来的记录,看到那娟秀字迹,沈哲子不禁汗颜。他自己这一手狗爬,连其房内小侍女瓜儿都比不上。只是看到那些文字后,沈哲子不禁一乐,遣词用典倒可称得上文采斐然,但做个豆腐而已,要不要写得跟王母娘娘做寿一样?
“盐母淡抹,风轻兮月朗,晓雾兮云集……”
沈哲子思忖半晌,大概才想明白应该是卤水点进豆浆里凝出了豆花。可是他需要的是准、操作性强的实践手册,能够迅速推广扩大产能,这算个什么鬼?
“苏娘子,以后记载,用词不妨浅显直白,不必合辙押韵,配料、用量还有时间之类,最好能准些。”沈哲子将书轴递回去,耐心解释道。
那女工苏娘子闻言后垂首,心内颇多委屈。她本该于奢华厅堂中披衣、描黛眉,软语嘤咛,抚琴吹箫,取悦名流,可是现
_ad_hf();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_ad_bottom();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