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九天小说网

九天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徐氏略记 > 隐士徐孺子

底色 字色 字号

隐士徐孺子(2/4)

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难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徐孺子就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心中对于正义与良知的渴望。正因如此,他不仅赢得了世人由衷的敬仰与钦佩,更被赞誉为当之无愧的“高士”。其高尚品德与正直行径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秉持正道,勇往直前。



    正因为徐孺子在品德、学问和行为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远超常人,所以被时人尊称为“南州高士”。这一称号不仅是对他个人的高度赞誉,也成为了后世对德行纯备的处士的一种代称。



    勤学苦读:徐孺子出生在世代孺士家庭,但因当时社会动荡,徐家被迫多次迁徙,家境日益贫困,唯有力耕维生,这也培育出他不耕不食的良好品质。



    他自幼对学习知识非常用功,天生聪慧、记忆过人,9 岁时就能背诵《春秋经》《公羊义例》等着作,并展现出独特的辩证思维,留下了“徐孺子赏月辩月”的故事。



    15 岁时,徐孺子前往槠山(今江西丰城)拜大学者唐檀为师求学,开始系统学习《颜氏春秋》《京氏易》等着作,同时兼修风角、星宿、算历、河图、七纬、推步、变易等太学必修科目。后来经唐檀推荐及层层选拔,20 岁时到洛阳入太学深造,成为一名诸生,在此期间先后从师于樊英、黄琼等大儒,与陈蕃、郭泰等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长为饱学之士,对儒家经典及其他各学都颇为精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坚执不仕:从太学毕业后,徐孺子没有选择“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而是回到家乡授徒讲学。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东汉政治乱局,外戚、宦官势力争斗,政治日益黑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徐孺子清醒地认识到在这种局势下难以有所作为,也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决定潜心传道授业。



    此后,他曾“四察孝廉、五辟宰府、三举茂才”,还曾一次被“请署功曹”,一次被“举有道”,一次“家拜太原太守”,两次被皇帝以隆重礼节征用,但都不为所动,一律谢绝,坚持自己的人生选择。



    品行高洁:回乡后,徐孺子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传业授道、讲学授徒,恭廉表率、教化乡里,成为当地的道德标杆。在他的影响下,当地乡风日益淳朴,路不拾遗。



    他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不趋炎附势,与当官的良师、友人保持一定距离。但他重情重义,常怀感恩之心,每逢良师或友人逝世,总是不辞辛苦、亲往悼念。如得知黄琼去世后,他不远千里前往悼念,并按照独特的方式祭奠;对自己的先师唐檀,他也是多次看望问候,唐檀病故后亲自操办丧事,且每逢清明都会去祭扫,还常常接济唐檀的后人。



    徐稺与东汉名臣黄琼有过一段交往。他曾拜黄琼为师,后来黄琼应征辟做了大官,徐稺便与他断绝来往,以此表明自己不攀附权贵的态度。



    他与郭泰也有过交集。黄琼去世后,徐稺背着粮食步行到江夏吊祭,哭完就离去,不告姓名。当时郭泰等数十人听说此事后,怀疑是徐稺,便派人追赶。后来郭泰的母亲去世,徐稺前往吊祭,在庐前放生刍一束后离开,郭泰由此感慨“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备受推崇:徐孺子品行如玉、学识渊博,深得黄琼、陈蕃等人欣赏,他们多次向朝廷举荐。陈蕃任豫章郡太守时,请求徐孺子出任功曹一职,徐孺子先去拜见后再推辞回家。为表示对徐孺子的敬重,陈蕃在家专设一榻,孺子来时才打开,走后即收起,“陈蕃下榻”的典故由此而来。其故事也被后世诸多文人墨客所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建安幻 庶女上青云 系统心声被破文美人听到 我哥又双叒叕变鬼了! 订婚对象二次分化以后 让宇智波再次伟大 如何拯救那只大蝙蝠 旧时雪 无数个我同时穿越!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