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桶金(2/3)
两银子左右,他这一个月的收入,就够四口之家三年的开支了。这收入的增加,可离不开江都城的大粮商。自从这舂米工坊传开后,城里的几个大粮商也陆续来这里来舂米了。——商人逐利,他们请长工舂米,效率太低,几个粮商老板来实地观察过后,觉得还是在这里舂米比请长工更划算,于是乎,杨勉工坊里的舂架和风车就不够用了。
杨勉在这种情况下,又增加了一台水车及五台舂架、五架风车,增加水车就是为了保持稳定性,就李家河的流量,一架水车很难达到动力需要的。现在也就勉强够用,如果再有粮商过来,那就只有扩建工坊了。
现在舂架与风车完全用油布隔开,风车房里的灰尘是避免不了了,只能严格规定在风车房中的伙计按时更换口罩。
江南的九月早晚已经有些凉了,秋日的暖阳,总是懒懒的升起,用他那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丰收的大地。正午,李保田一家和杨勉围坐在一个铜锅周围,锅里冒着腾腾的热气,锅周围摆放着猪羊肉,另外还有一些蔬菜等。
杨勉此时满头冒汗,嘴里流油,现在正一个劲的满足着五脏六腑。……久违的火锅,终于实现了!
大壮此时也是满头冒汗的样子,举着酒杯邀杨勉同饮:“二蛋,喝一个,看你那样,就跟饿死鬼投胎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喝。……叔,你也喝。”杨勉用手擦了把额头的汗,端起酒杯对着李保根和李大壮说道。
李保根很是欣慰的看着杨勉,说道:“你们快喝,我年纪大了,喝多了受不了。……这火锅的味道是好,你们年轻人口味重,就多吃些。”
李婶儿这人话比较少,也借着李保根的话劝大家多吃:“你们年轻人,一天忙来忙去,快多吃一些。”
“好咧,叔,婶,下次做鸳鸯锅,另外一边是清汤,不辣哈。小娟,脸怎么那么红?……哈哈,刚才一得意,辣椒放多了。”看着小娟那红朴朴的脸蛋,杨勉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今天因为检修水车,就停工一天,水车的运转零部件,磨损并不严重,主要是看看各个紧固件有没有松动,在杨勉与大壮的紧密配合下,上午就轻松的检修好了。既然有时间,那肯定是要犒劳一下的,这不,他就把火锅给整出来了。
吃完饭,杨勉与李保根搬了椅子,一起躺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享受着晚秋的暖阳。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把一片片不规则的金黄色图案印在他们的脸上、身上,那图案随着小风东躲西藏的,如捉猫猫一般。——秋日午后,总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又有一种莫名的惬意。
李婶和小娟收拾完厨房后,也拿着女红篮子来到院子里,看着那叔侄俩已睡着,便轻轻走到另一边的椅子上坐下,边低声交谈,边做着女红。大壮多喝了几杯酒,就到房间睡觉去了。
一个时辰过去了,杨勉揉着有些发懵的脑袋醒了过来,见李婶和小娟在纳鞋底,转头一看,李保根的椅子空了,看来应该是出去忙活了。
“李婶,叔去哪里了?”
“他呀,说是去工坊看看,一会儿就回来,叫你多睡会儿。”李婶看着睡眼惺忪的杨勉说道。
“二蛋哥,你先坐会儿,我给你看样东西。”
小娟满脸笑意的扭着小屁股跑进了房里。不一会儿,她手中拿着一个绣着荷花的荷包来到杨勉面前,坐在旁边的凳子上,把手中的荷包往他面前一送:“二